中国电商物流网

中国电商物流网 > 资讯中心 > 电商零售 > 内容

上海:信息通信融合 助力城市数字化转型

时间:2024/7/15 9:59:07

  近日举办的2024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海)、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上海信息通信领域建设成果陆续披露。业内人士指出,上海正推动信息技术融合创新,加快实现数字化转型。

  5G应用持续演进升级

  沪上多所学校近日入选上海市“5G+智慧教育”应用试点项目。其中,华东师范大学构建5G+元宇宙的全息生态环境学习空间,相关场景包含了崇明岛国家地质公园、天目山野外实践基地虚拟仿真平台、平湖现代精准农业数字孪生场景等,5G、AR/VR等技术应用让野外观测网数据与过程模拟融合,从而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也能进一步为他们提供个性化学习路径。

  上海市徐汇中学则构建5G+虚拟现实科创智慧教室,通过5G低时延、高安全、高可靠的网络连接以及边缘计算技术,使混合现实(MR)课程可以在3个校区无障碍地使用。据介绍,学校MR资源库平台已经完成设计,内有地理学科主题MR混合现实课件55个,MR课程方面已开发完成并投入使用146个。

  近年来,上海持续优化5G应用“海上扬帆”行动计划,拓展5G+工业互联网、智慧交通、智慧城市和智慧园区应用场景,重点开拓5G在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文旅、智慧航运等垂直行业,以及在青浦、奉贤、嘉定、松江、南汇五个新城和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等区域的应用。此外,上海还发布“5G揽海”行动计划,进一步推进5G网络近海覆盖和融合应用。

  5G技术和应用持续演进升级,首个面向5G Advanced(5G-A)的技术标准——R18标准近日在上海宣布冻结。在上海,5G-A基站已超过1.8万个,通信管理部门及企业聚焦更高速率、更大带宽、更低时延的应用场景,在三载波万兆用户体验、5G轻量化、通感一体等领域展开探索,“物、车、空、海”一体化的网络建设和融合应用初见成效。

  上海紫江新材料应用技术有限公司位于上海市闵行区的紫竹生产基地铝箔仓库,常年用于存放半成品铝箔,工人按批次使用、送往车间投料,由人工扫码出入库,存在着效率低、无法掌握库内实物数量等问题。通过引入5G-A无源物联(P-IOT)技术,库存管理变得“智慧起来”。

  上海电信有关负责人介绍,这种5G-A P-IOT试点通过在仓库屋顶部署P-IOT头端设备、在货箱上张贴标签,结合温度传感器上报数据,实现了对仓库内物品出入库情况的识别统计、温度监测和物料盘点,可以有效解决出入库盘点效率低、账实不一等问题,助力资产自动化管理。经评估,单房盘点每年可节约12万元人民币,减少错拿导致的废弃损失15万元人民币。

  在智慧交通领域,上海已开通5G-A车联网示范路线,并由中国移动上海公司携手中国移动(上海)产业研究院、华为、新石器、斑马智行、四维图新等合作伙伴,联合验证了“车、路、网、云、图”全要素接入5G-A网络的应用情况,推进“车路云一体化”发展。

  近日举办的2024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海)上,我国各运营商披露推动5G-A建设发展计划。在业内人士看来,处在我国改革开放前沿的上海,新技术新应用还将层出不穷,并且在推动5G区域和国际合作方面将作出更大的贡献。

  AI赋能各行各业

  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中国联通展区,由中共一大纪念馆和上海联通等联合打造的“数字一大”服务矩阵已全新升级,吸引许多观众互动体验。戴上可交互的虚拟现实眼镜,置身大空间VR沉浸式体验展,观众周先生仿佛回到1921年,身临其境地跟着故事主人翁走在梧桐深处、走进石库门,见证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生动极了!”周先生激动地说。

  据介绍,整个“数字一大”服务矩阵聚焦数字展陈、数字体验、数字党建、数字藏品四个维度,打造形成“数字一大”App、“数字一大”小程序增强现实(AR)、“初心之旅”大空间虚拟现实(VR)、元宇宙实验室等,积极探索红色元宇宙产学研结合,形成红色内容+AI/AR/5G等技术,不断孵化新服务、新内容、新场景。

  人工智能(AI)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近年来,上海信息通信行业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技术,相互赋能,推动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

  “术后如何健康饮食?”“术后如何预防并发症?”由上海电信联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探索AI赋能的“智能医护助手”已经在医院病区投入使用,解答患者和家属关于预防、诊断、治疗、护理、康复、营养等多个大类的问题,有效提升了患者就医体验,医护工作者也常常与这一AI“助手”进行互动。

  “引入星辰大模型,‘医护助手’可以更好地识别人们初始不那么专业的、目的性不那么明确的问题,并通过交互逐步让用户的问题得以聚焦,从而找到精准而专业的答案。”上海电信有关负责人介绍,“大模型不断学习最新的知识,并且有效规避伦理风险等问题,这让患者和家属能更方便地获取专业的健康建议。”据介绍,相关应用还将不断拓展,让区域医联体、对口帮扶机构以及医疗资源相对匮乏的偏远区域患者获得更便利、公平的专家服务资源,从而带动区域医疗水平共同提升。

  在智慧交通领域,中国移动近日发布的交通大模型基于“九天”大模型,首次融合路侧数据,强化全场景适应性和多任务协同效率,助力全面提升交通领域的智能化、安全性和效率。中国移动(上海)产业研究院副总经理黄刚介绍,交通大模型正助力“车路云一体化”解决方案全面升级、智能网联产品服务全面升级:对于城市来说,智慧港口、智慧路口解决方案更加高效;对于车企车主来说,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智能网联端到端产品服务更加丰富。交通大模型在融通车、路、云、网、图,优化感知协同、流程调度的同时,还能降低人工及运营成本。研究院与各地合作,“AI+5G+V2X+高精度定位”融合应用已在南京江心洲等超过10个智能网联示范区落地。

  新型基础设施服务能级提升

  5G、AI等技术融合创新应用的背后,是整座城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服务能级持续提升。

  从整个5G网络发展来看,上海市通信管理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5月底,上海共建成5G基站9.8万个,5G基站占比40%,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5.5个,两项指标均居全国第一;每万人拥有5G基站39.7个,位居全国第二。上海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190.9%,位居全国第一;5G用户普及率达到88.1%,位居全国第二。光网发展方面,截至2024年5月底,上海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量达到2721.4万个,接入用户达1243.1万户,其中千兆以上用户24.3%。

  为建立与人工智能技术相适应的智能算力基础设施,上海正推进“算力浦江”智算行动实施方案,深入推进国家(上海)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试点,积极探索建设地区性算力交易平台,满足上海经济发展能级提升的迫切需求。截至2024年5月,上海的新型数据中心在用算力规模和运力指数均名列全国第一。预计到2025年底,上海智能算力规模超过30EFlops(EFlops指每秒百亿亿次浮点运算次数),占比达到总算力的50%以上。沪上人工智能公共算力服务产品更加丰富,上海电信“智云上海”正在持续升级,逐步利用“算力+网络+平台+服务”的综合优势,联合产业生态合作伙伴,助力打造“全城AI”的“智能上海”。

  随着技术的升级、融合应用场景的丰富,更多市民、企业正在从中受益。对于上海市民来说,在地铁里用手机看高清视频,在接入千兆光纤的房间里观赏高清影视、玩游戏已是平常事;不那么熟练运用信息技术的老年人群体,也通过参与基础电信企业和互联网企业推出的系列互动学习信息技术应用,享受“随申无碍”的适老服务,积极拥抱新技术。

  面向企业,上海信息通信业深入落实《上海市信息通信行业加强集成创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二十条》,多措并举积极助力上海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例如,上海市通信管理局临港通信管理办公室针对用户提出在办理水电气网联合报装手续时存在“多头跑、资料多、环节多”问题,在临港新片区率先推出市政公用接入“一站式”业务办理报装流程,有效支撑新片区内工程项目“水电气网”配套建设,提升工程建设项目通信接入保障的服务感知。

  《上海市进一步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6年)》提出,到2026年年底,上海将初步建成以5G-A和万兆光网为标志的全球“双万兆”城市;加快建成支撑人工智能大模型和区块链创新应用的高性能算力和高质量数据基础设施。人工智能、区块链、第五代移动通信(5G)、数字孪生等新技术更加广泛融入和改变城市生产生活。

  上海市通信管理局局长王天广介绍,上海将继续从居民、企业、政府三个层面的需求出发,谋划信息通信业现代化路径,持续打造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便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推动信息通信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城市数字化转型。

本类热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