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物流网

中国电商物流网 > 资讯中心 > 快递资讯 > 内容

“顺丰次晨”背后的快递变革

时间:2015/6/3 9:13:08
        中国邮政改了制;顺丰上了“顺丰次晨”;15周年的圆通融了阿里的钱;德邦入驻“菜鸟”;往年作为业务淡季的5月却成为近几年来快递行业信息爆发最为集中的时段,一时间觥筹交错好不热闹,作为行业巨头,这四家的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会对中国乃至国际快递市场产生蝴蝶效应。不过,细细品味,中国邮政、圆通、德邦更像是对自身修为的进化,而顺丰则是在快递江湖上掀起了一场颠覆式的行业变革。 
         
        这种变革不仅仅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的支持所带来的产品内容的丰富,更是一种服务理念的革新。换句话,与其说这是一场互联网时代下的快件时效革命,不如说是快递服务定制模式的开启。 
         
        按照时效承诺,在开通顺丰次晨的7大城市,指定的服务范围和时间内寄递的快件,将于次日10:30前送达,如若超时派送将主动抵免运费。同时,对月结客户,顺丰还将登门致歉。 
         
        天下物流唯快不破。一方面,对于已经将收件标准动作都精确到“秒”的顺丰来说,将一个产品时效从行业普遍的11点、12点提前至10:30,并非难事。但对消费者而言,快固然好,但更需要在恰当的时间、地点收到包裹,从快、到准确快、再到定制服务,这才是顺丰次晨产品背后,顺丰在快递领域所真正追求的变化。 
         
        从中高端定位、到电商物流、再到线下门店,为规避行业的同质化竞争,顺丰在市场抢攻上一直比较讲究战略战术的“特立独行”。那么,就限时产品而言,现在不难发现,除了“顺丰次晨”,顺丰去年还已经推出相对标准件时效略缓的“顺丰特惠”;加上“顺丰标准件”和“顺丰即日”,基于时效的精准排序、顺丰四大相对定制化的限时产品梯队已初步成型。 
         
        而这对顺丰乃至于中国快递行业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快”只是入门要求,从快,到准确的快,到根据消费者的选择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提供“单个客户的定制化快递服务”才是未来顺丰乃至于行业的发展方向。 
         
        北京物资学院物流学院院长邬跃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精准的寄递服务,既要求快递企业要在指定的时间、指定的地点将物品安全送达,也要求服务商须按照客户需求量身定制寄递方式、及时修改运输计划。这不但考验着快递企业在设备方面的硬性实力,也给企业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的“弹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经过20余年的发展,如今以顺丰、EMS为代表的中国快递已经摸索出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动静态路由管理体系,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配运力,对于现有运力资源无法满足时效的地区新增或调整航班、车次。除此之外,更加高效稳定的航空网络也不可或缺,今年6月,顺丰位于杭州的全国航空枢纽以及深圳的华南区域航空枢纽将陆续投放使用。顺丰机队的规模也将进一步扩大,预计今年将新增11架为顺丰服务的全货机。与此同时,有消息称圆通拟分10年完成55亿元的投资,在未来3年内,实现拥有15架自有飞机的机队规模。 
         
        而对整个中国快递行业而言,中国各家快递公司的品牌烙印已经形成,但由于整个行业深陷同质化竞争与价格战泥潭,产品序列感不强,导致消费者只知品牌不知产品,“要解决同质化竞争,需要在优化产品结构、产品创新上下工夫,在细分市场的切割和精耕上投入更多精力,未来的快递行业应该和汽车行业一样,形成明确的产品序列,是选经济型轿车还是超跑一目了然。”

本类热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