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宁市部分小区或单位发出通知,将快递员拒之门外,转由单位有偿代发或交纳管理费后按照指定的方式发放,一些经常网购的业主直呼“不方便”。管理方表示,此举是为了加强小区或单位的管理。但也有人指出,加强管理只是幌子,这样做,实际上是有利可图,要抓住快递“最后一公里”的商机来赚钱。(据5月18日《南国早报》)
禁止快递员进入小区,转由物业代收代发,业主到物业处取快递,每件收取1元保管费;快递员须签合作协议,没交钱的不能进校园……尽管有关方面都给出了所谓维护治安秩序、提供更好服务等冠冕堂皇的藉口,真实心机那是秃子头上的蚤子—明摆着,无非就是从飞速发展的网购嗅到“商机”,人为设置门槛揩一把油而已。
无论是小区还是学校,规范管理、加强治安当然很有必要,但显然没有理由把快递员当成影响治安秩序的假想敌,更不能打着这一旗号向快递员、业主和学生收取任何费用。没有法定授权就设卡收钱,这种雁过拔毛的行为,不仅与物业服务业主、学校服务学生的职责严重背离,而且更是对他人合法权益的粗暴侵犯。
时下,互联网经济的兴起带来了物流业的革命,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流通成本、便利消费者购物等作为其优势,既受到广泛欢迎,更代表了现代物流的发展方向。搞所谓“签约中转”、“有偿代发”、“设卡收费”,实际上就是人为增加商品流转的中间环节,加重商家和消费者负担,与互联网+的理念格格不入,这种逆势而动、走回头路的做法,有关方面应以零容忍的姿态明令禁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