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专车市场“两分天下”,拼车行业诞生领跑者“滴滴打车”之后,大交通领域的火爆也蔓延到了物流行业。
资本市场正在以近乎疯狂的事态注资物流行业。仅2015年上半年,拿到千万人民币甚至上亿美金的物流O2O公司就有20家左右,这个行业仿佛正处在大战一触即发的状态,至少“枪支弹药”都已经备好了。
而物流O2O公司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在这个传统落后又占据庞大份额的市场中,再造一个“滴滴打车”的神话。
在美国,最大的轻资产型物流公司罗宾逊全球物流有限公司不拥有一辆车辆,但通过整合100万辆卡车,为5万家货主企业提供运输服务,市值已超过100亿美金。
转到国内,PE选择的项目大多覆盖在陆运领域,核心是解决货车与货物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目前各家公司车货信息连接平台做的事情都差不多,对货车司机来说,他们仍在比较传统方式和互联网方式哪个更好。
大部分城际货运O2O公司,都以做信息连接平台为主,将货主、中介和司机端纳入平台,不设计费标准,由货主与车主商议价格。
对于同城货运来说,交易标的是货物本身,由于货物周转率高,信息的时效性短,因此中介端几乎不存在,而是发货人和司机之间的直接交易。发货人发布运输需求,司机承运。
现有同城货运平台,大多选用专车软件模式,根据距离和时间计费,如需人工搬运等特殊服务,则需要和司机私下商定价格。
我们不难发现,拉人的平台很好做,拉货的公司却很难做。“第一物流”运力电商平台CEO韩军分析造成此现象的主要是一下四点原因:
1.货主和货车司机的信息匹配是难点
出租车可以行驶中寻找订单,但货车只能在停留状态下获取货源信息,对于干线物流司机而言,在目的地多待一天,食宿和停车费都是不小的开销。
2.货运O2O市场的征信体系较为脆弱
目前国内物流领域最缺乏的其实就是诚信机制。一旦出现货主失约或者货车司机“跑路”现象,对平台的公信力打击十分严重。
3.线下资源的积累与整合难度高、时间长
物流行业的规模效应显著,规模越大、网络越密,运营成本就越低。所以货运O2O平台必须整合足够多的线下资源,这也符合O2O的一贯特点。
4.标准化建设问题仍未有定论
货运与打车不同,货物类型、货车类型、载重量、装卸服务、收费标准和结款方式等都是非标准化的。因此货运O2O平台的标准化建设比较难,很多时候都需要和司机私下商谈。
而第一物流电商平台具有六大优势,可以解决行业面临的四个问题。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改造传统物流行业,解决行业信息不对称、中间环节过多、非标准化、管理低下等几个困扰行业发展的问题,让物流行业作业模式更加高效,重建物流行业经营模式。就像滴滴打车解决的是出租车司机与乘客的对接问题,第一物流平台解决的就是货主与卡车司机的对接问题,下一步还将解决物流运输标准化、产业链全程控制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