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物流网

中国电商物流网 > 资讯中心 > 物流新闻 > 内容

水运铁运迎来历史性突破

时间:2016/3/14 8:53:57
    2010年,恰巧是这样一个完美奇妙的衔接点:送走了辉煌的“十一五”,且又迎来了崭新的“十二五”。 

    “十一五”是否完美收尾,“十二五”能否完美起步,这是很多合肥市民关心的问题,而大建设给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案。 

    2010年,长江西路高架建成通车,它解决的不仅仅是一条路的交通问题,而是构建起合肥东西走向的“大动脉”。它也成为继金寨路高架桥之后,第二条合肥城市高架快速通道。长江西路高架桥进一步密切合肥市老城区与高新区的联系,构建起新桥国际机场向西的快速通道,为“141”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的加快实施和西部走廊交通条件的改善,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与此同时,大建设路桥项目有6条道路相继放行为国庆献礼,工程总投资约22.23亿元。 

    除了西高架外,滨湖新区再添快速走廊,位于滨湖新区东部、南起长春街、北达人民大街的重庆路完工,该路全长2.763公里,双向十二车道,设计时速为60公里。 

    此外,职教城区域,双向四车道的职教三路、职教四路和关井路三条干道同期放行,全长约11.4公里,这些道路的放行,为各学校进驻职教城创造更为优良的硬件环境,使职教城交通运载能力再上新台阶。 

    而宋斗湾路改造工程,则直接为东部城区“减负”,作为东部城区的重要支路,该路南起淝河路,北至裕溪路,全长1.2公里。 

    这一年的12月初,合肥铁路南站综合改造项目也正式启动,从上个世纪一路风雨走来的老火车站向人们彻底告别。北起琅琊山路、南至明光路、东起胜利路、西至炉桥路, 1800余户居民搬离棚户区。年底,总投资6个多亿的合肥火车站改造项目完成并迎来送往,改造后火车站标志性建筑钟楼被移走,候车站房向车站广场南移15米,还新建了大跨度钢结构雨棚。通过改造,进站大厅面积大幅增加,候车室也将扩大,进站天桥、地下通道均加宽一倍以上,售票窗口从27个增加到50个。旅客候车乘车舒适度提高,建筑立面以及风格更加庄重典雅。 

    同年,合肥的水运交通迎来历史性突破,合肥港综合码头一期工程于2010年底建成运营并开通内贸集装箱班轮。合肥港综合码头规划发展方向为立足合肥经济圈,辐射皖北及豫东南等周边腹地,成为全国长江以外的内河第一大集装箱港,最终将合肥打造成江淮航运中心和长江中下游重要水运枢纽。一期工程对于进一步完善合肥港的运输条件,改善省会经济圈的对外交通和投资环境,加快融入长三角步伐意义重大。

本类热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