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西安,人们往往会想起作为这里作为十几个王朝的都城而形成的厚重的历史和文化。的确,两千多年前,汉代张骞就是从这里走向西域,开辟了陆上丝绸之路。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倡导丝路沿线国家在政策、道路、贸易、人员等方面互联互通,开展合作。作为丝绸之路起点城市,古城西安在新一轮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方面将如何作为?
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闪动的电子屏随时更新着这座城市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信息和标语。走出机场,通往西安城区和周边城市的高速公路纵横交错。依托机场设立的西咸新区空港新城里,来自新加坡、日本及中国的多家物流企业毗邻而居。
圆通快递是今年入驻西咸新区空港新城的中国本土物流企业之一。看中机场便利的交通条件,该公司在空港新城设立西北转运中心。负责分检业务的芮永经理介绍说,这里是圆通西北五省区的总部,通过圆通公司发往西北五省区的快递,还有从五省区发往全国各地的快件,都会集中在这里进行分捡和分发,“目前每天平均40万件,到双11(网购集中时间),会有60到80万件。快件讲速度,时效,离机场近,交通便利,离高速公路近。这是我们选址的基本原则。”
圆通快递西北转运中心目前在空港新城占地近10公顷。依托西咸国际机场及附近的高速公路,从北京发往西北五省的快递,只需两三天就可以到达货主手里。
今年七月,在全国1600多家物流园区中,西安空港新城国际航空物流枢纽区荣获全国优秀物流园区的称号。西咸新区管委会主任贺建军说,按照陕西省的规划,空港新城会借助空中和陆上交通,把机场建设与发展临空经济相结合,打造比肩新加坡樟宜机场的国际空港城市,“我们这里发展航空物流的潜力很大。航空物流要利用空中交通和陆上交通,我们有保税物流中心作为支撑,我们在建的高端仓储的面积在陕西占三分之一强。我们跟机场达成共识,共同促进航空城建设。支持扩大机场规模,用机场平台,给企业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从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出发,3小时航程可覆盖全国所有省会城市,国际(地区)航线31条,初步形成了辐射港台、连接亚洲、欧洲和美洲的国际航线网络。今年年内,西安还将陆续开通直达阿拉木图、伊斯坦布尔、罗马等丝绸之路沿线重要城市的通航点,打通向西开放的空中走廊。西安还是中国西北首个72小时过境免签城市。目前,连通西安市至机场的轨道交通已经开工建设,未来这里将形成“航空+高铁+城轨+高速公路+城市公交”的立体综合交通体系,空港新城将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最为便捷的开放门户。
铁路方面,在西安东北部的新筑车站,每周都有两列或三列满载货物的“长安号”国际货运班列从西安开往中亚。负责长安号中亚班列的刘和平介绍说,2013年11月底开通的这趟中亚班列,从新筑站发车,抵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阿拉山口仅需要76小时。货物运抵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只需要6天,货物目的地遍布哈萨克斯坦等中亚5国的44个城市和站点。刘和平说:“西安作为丝路起点,铁路方便,快捷,以前走海运,40天到50天,中亚班列速度相当快,一周,最迟10天,货都交付到国外货主手里。还有价格优势,现在都选择走这个中亚班列。运过去东西很多,日用百货,机械设备,电器,冰箱彩电,小到鞋袜,包括暖水瓶,还有橡胶制品,建筑材料等。正酝酿从中亚运回来食用油,马上就要成了。”
“长安号”班列从2013年11月开通至今年8月,已开行100多列。通过这个班列,不仅陕西当地的制砖机、医疗器材等设备能快速运到中亚五国货主手里,中亚国家的奶酪、食用油等物资也将运到中国。可以说,班列为中国与中亚地区贸易往来开启了一条便利的国际物流大通道,真正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黄金干线”。
西安市市长董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丝路沿线国家之间存在很大差异,正是有了这种差异,才形成了彼此之间很强的经济互补性和巨大的合作潜力,“西安与丝路沿线城市的联系更加畅通,物流、人流更加便捷。经济方面,丝路中亚地区在能源、资源上有优势,西安在高新技术、先进装备制造业上有优势,如果两者之间加强合作、互通有无,就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
的确,西安东北部的新筑货运铁路车站和东北部的咸阳国际机场空港物流中心,如同两张翅膀,带动古城新安的物流发展。而通过构筑陆路大通道、搭建空中走廊发展临空经济、推进贸易便利化建立商贸物流中心等,丝绸之路起点城市西安,正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最大的物流中心,成为中国向西开放的新窗口。